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网站!

  1. 首页
  2. 部门动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部门动态

高教所所长闫亚林研究员获评2020年陕西省师德标兵

  •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所
  • 发布者:高等教育研究所01
  • 浏览量:


 

教师节前夕,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联合发文,公布了2020年陕西省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示范团队名单。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主任闫亚林研究员获评2020年陕西省师德标兵。此次全省共有126名个人获评师德标兵,84个单位获评师德建设示范团队。

 

附:闫亚林所长先进事迹

闫亚林,女,1963年出生,汉族,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三级),硕士生导师。1989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工作至今,现任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19897月以来,闫亚林同志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93年)、副研究员(1998年)、研究员(2004年);期间2005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年任西北政法学院高教室副主任,2000年以来任主任,2005年更名后为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2004年起在行政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组组长。2009年至今任《法学教育研究》执行主编、2015年以来任《西北高教评论》常务副主编、1998年以来任《政法教育研究》主编。31年来闫亚林同志始终牢记宗旨,情系教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治学严谨、师德高尚,高度自觉地服务于党的教育事业。

一、牢记宗旨,情系教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中共党员,闫亚林同志在思想认识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章党规、争做合格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31年她坚守在学校教研一线,注重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主持和参与完成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性政法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陕西省普通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结构研究”“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与实践”、“高校本科质量报告制度研究”。作为第2人完成的“立足西部 应用型高素质法学人才培养”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二等奖、作为第3人完成的“法学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1431’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5年以来,她负责学校各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成果奖励的培育管理工作。15年来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组织学校教改项目立项300余项,省级立项48项;取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近百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2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提高人才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一)聚焦研究方向,勇于学术创新

从学校学科专业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闫亚林同志长期以来以高等法学教育、高等教育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为重点研究领域,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7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先后出版专著(译著)2部、合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重要调研报告10余份。代表性论著中,合作完成的《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一书,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第3人),“试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 一文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关于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在本世纪初关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及关于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的批判研究等,在理论上勇于创新,所形成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得到学术界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关于印度高等教育的研究。印度与中国同为世界发展中大国,研究印度高等教育有着现实和长远意义。2005年以来,在闫亚林研究员主持下,高教研究所承担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点研究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形成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专著和系列有影响的论文。这项研究以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工具,重点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视野开阔,资料新颖翔实,关于中印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成果得到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

2.关于高等法学教育的基础研究

2000年之前,学校是司法部五所政法高校之一,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汤能松研究员的带领下,闫亚林同志参与了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的系统研究,遵循历史研究的方法和规范,系统研究了我国古代、近代到现代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课程教材教师等内容,重点讨论了近现代法学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并从中总结得失与渊源,完成的55万多字的著作《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我国法律史大家张晋藩先生评价说,该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功不可没”,时司法部肖扬部长专门题词:“厉行法治 社会昌明 知古鉴今 育人为先”。至今该书是国内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的学者研究相关领域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

闫亚林研究员主持翻译了美国罗伯特.斯蒂文斯教授的著作《法学院——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法学教育》(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原著问世之后,成为美国法律教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一。译著得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贺卫方教授帮助,被列为“中美元首法治计划”中的“美国法律文库”资助出版。该书内容庞大,作者结合学术、政治与社会的趋势来研究法律教育,旁征博引,清晰地展示了美国法学教育100多年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影响广泛。该译著今天仍是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一。

3.关于高等法学教育的应用研究

2000年以来,重点参与完成了司法部、教育部课题,在关于我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特别是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西部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在对西部地区12个省法学教育现状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法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与西部发展相适应的法学教育发展理念与思路,认为西部法学教育应侧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论证了实现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出版的《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培养—来自西部的研究与实践》专著,获得专家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法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价值”。

期间,作为第2人参与了教育部教改项目“地方政法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西北政法大学“立足西部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国家特别是西部区域经济与法制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在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有效促进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取得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成果。专家评价:“该成果水平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对国内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推广意义”。

(二)建设学术刊物,推动学术交流

《政法教育研究》于198411月正式出刊,原名《教学研究》,张蕴华研究员任首任主编,闫亚林同志任主编,1988年改现名,至今已出刊101期。该刊物在刊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反映学校发展的重要进展、交流校内外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干部开展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学教育研究》创刊于2009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王瀚教授首任主编,闫亚林任执行主编,与校内兼职教授一道共同创建,旨在建设全国性法学教育研究的交流平台,现已出版30卷,发文750多篇。刊物恪守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原则,集中刊载境内外法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探索法学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创办,不懈努力,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肯定,2017年《法学教育研究》入选南京大学CSSCI(教育学)核心集刊,是陕西唯一的南大核心教育学集刊。经过持续建设,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法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

《西北高教评论》2015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宋觉研究员任主编,闫亚林任常务副主编,与省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一同创办。目前已连续出版6卷,聚焦陕西和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重要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致力于搭建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园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学术影响力。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模范践行初心使命

31年来,闫亚林同志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深度参与到学校事业发展的许多重要事项中,积极服务于学校的建设中。如学校历次五年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学校章程的制定、迎接司法部教育部历次本科教学评估、课程评估、申请更名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督、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重点学科与重点课程调研、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毕业生质量追踪与社会需求调查、在校大学生学习情况调研、学校校史编撰与校史馆建设等等,为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不遗余力,无私奉献。

同时,服务陕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应用与政策研究。“十一五”以来,闫亚林同志受委托,就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批相关的政策建议,为陕西高等教育决策建言献策。如“西部强省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陕西高等教育统筹与分类管理”、“陕西高校学科建设及其效益”、“陕西地区‘十二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地位与功能”、“陕西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陕西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效益”、“陕西省属高水平大学评估指标体系”、“陕西省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重要调研,直接服务于我省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

四、治学严谨、师德高尚——悉心关爱学生成人成才

她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精心培养人才。2004年开始,在行政管理学科中培养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生;2012年负责“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和硕士点,设有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行政、高等学校管理等三个研究方向,开设了一批研究生课程。她为研究生主讲为研究生讲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学校治理》《学科前沿》等专业学位课程,注重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与实践。2013年招生以来,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省级、校级荣誉和奖励等30余项。个人于201720182020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毕业生3人考取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其他在企业或高校就业,得到用人单位肯定。

五、率先垂范、悉心管理——积极推进单位师德师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1996年以来,闫亚林负责高教所工作,近五年来担任高教所党支部书记。24年来,在她的率先垂范和悉心管理下,高教所形成了敬业、勤奋、严谨、团结的优良传统和学术风气,建设了一支结构良好、富有潜力的研究团队。高教所现有11名专职人员,其中有7名研究人员。2人为三级教授,5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具有副高职称;4人具有教育学、法学博士学位。2人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有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委员、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高等研究所荣获中国高教学会第二届、第四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陕西省教委教工委“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